成文日期:2023年11月15日
摘 要
我国天然橡胶的种植主要集中在海南和云南两省,两者各占国产胶产量的50%左右。云南的橡胶种植集中区及加工厂则大多位于西双版纳州及其附近。11月6日当周,我们前往双版纳州拜访了多家橡胶加工厂、收胶点以及橡胶园,调研了今年云南当地的种植、产出、原料胶价格以及下游需求等情况。
一、A橡胶加工厂(民营)
公司位于西双版纳州景洪市,自有胶林6000亩,下设3个橡胶加工厂,年产能8万吨,调研的工厂产能2.5万吨。主要生产的胶种有:全乳胶、TSR 9710橡胶。
据工厂相关领导介绍,西双版纳州当地有70余家橡胶加工厂,总产能约150万吨/年。每年云南本地原料胶供应量(折干重量)30余万吨,来自国外(老挝、缅甸等)的原料胶供应10余万吨。当地橡胶加工厂产能严重过剩,存在较激烈的竞争。
目前,当地割胶时间为,晚上7-10点割胶,早上8-9点开始收胶,之后送往收胶点。下午收胶点集中送至周边工厂。
今年开割季初期出现的干旱和白粉病,对产量有影响,预计当地原料胶减产约30%。割胶收入的分成是胶农70%,胶园30%。目前胶农的年龄集中在50岁左右,未婚年轻人从事的较少。预计当地11月20日停割。
橡胶种植部分存在被香蕉等经济作物替代的情况,但政府有橡胶种植面积的红线保护监管,橡胶树砍伐、改种其他作物需进行相关审批。景洪市当地的橡胶种植面积约8万亩。
二、B橡胶加工厂(民营)
公司位于西双版纳州景洪市,主要从事天然橡胶种植、加工与销售,下设4家橡胶加工厂,年产能15万吨;在缅甸和老挝自有胶园5万亩,并获得了替代种植指标。主要生产的胶种有:TSR 9710胶、20号胶、烟片胶等。公司与国内外多家知名轮胎企业达成了长期合作关系。
截至10月,此次调研的工厂今年天胶产量为约2.7万吨,创2020年以来同期最大产出水平,目前月产量在3000-5000吨,预计年底总产量将突破3万吨。
工厂收购全州范围内的原料胶,收购价市场化定价,与原料二盘商有供货协议,约定每月最低收购量。工厂产品一般直供下游企业,并可为下游客户生产定制化胶种。
据工厂相关领导介绍,目前国内替代指标的规模约为30-32万吨/年,主要来自缅甸、老挝。2023年以来未出现长期封关的情况,因此进口原料胶供应稳定,年度替代指标预计已基本用完,后期进口原料将以大贸货为主。此外,去年不少工厂的替代指标因疫情封控、入关受阻,没有用完,转移至今年使用,所以预计今年的替代指标到货量较高。
今年云南地区开割较晚,在7月才进入正常的割胶、产胶节奏,但开割以来雨水偏多,利于橡胶树生长,产量预计与去年相当。本地原料胶报价高于2022年。目前进口与本地的原料胶报价基本持平,进口原料也由原料二盘商报价和送货到厂。预计11月25日左右本地停割,本地原料估计能收到12月第1周。停割后工厂将收购更多干搅产线的原料,同时依靠进口原料维持水线的生产。停割期内,预计2-3月的开工天数将降至10-15天/月,3-4月进入设备维护期,基本停产。
三、C橡胶加工厂(国营)
工厂位于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属于国内某大型集团下属公司,主要生产全乳胶(非交割品)、TSR 9710胶,产能2.5万吨/年,两胶种产能各占一半,在老挝当地有胶园1万亩,替代指标5000吨,产自本地的原料胶水由二盘商提供,每天约50吨。工厂建有两条水线,目前只开工一条,但全年不停产。
据工厂相关领导介绍,每年云南用两个旺产期,分别是5-6月、9-10月。今年,云南当地因4-6月出现干旱、病虫害,6月后才正常割胶,原料产量在第一个旺产期受到影响,到了三季度的第二个旺产期雨水又偏多,预计全年产量与往年持平,但参照降雨水平来说,是低于预期的。目前当地原料胶价格偏强运行,且开割季以来持续走高。因开割推迟,所以停割预计也将有所延迟,最晚可能会到12月初。
开割季以来,当地乳胶厂因下游销售不佳,生产存在一定亏损,收购原料胶水的量明显少于去年,减产较大,所以与干胶厂的原料争夺不太激烈,两者报价一直没有明显拉开。工厂的原料胶收购价在当地起到报价参照作用,民营胶厂一般会参照其加价50-300元/吨。每日的报价会参考期货盘面的价格,早上7-8点、晚上11-12点都是可能的调价窗口。工厂目前储备的原料胶可维持开工至明年1月,而往年冬储原料能备到4月,说明原料胶是供应偏紧的。
进口原料胶方面,今年老挝进口料较往年少了30%-40%,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今年开割以来当地也遭受了和云南类似的干旱、病虫害,另一方面是因为当地加工厂产能增加,原料胶在本地消化的量增多。11月预计老挝方面的产量仍受到抑制,因为时值当地稻谷、甘蔗收获季,会分流割胶的人手。原料胶的替代指标、大贸货报价比云南当地的货低2000元/吨,但加上关税、运费等费用,与国内基本持平。
当地割胶中给胶树涂药催产情况较普遍,但涂药长期看会造成树木受损,缩短可割胶年数,短期看会造成原料胶水品质不稳定,干含量偏低。
四、D橡胶加工厂(民营)
工厂位于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年产能8万吨,建有5条产线,主要为下游用户生产定制化橡胶品种,以改性橡胶为主、并少量生产TSR 9710胶、全乳胶、国产烟片胶、缅甸水洗烟片胶。截止10月,今年累计产量3-4万吨。
据工厂相关领导介绍,预计今年云南产量略增,因为除了7-9月降水阶段性略多外,整体上开割季天气影响大,且预计停割期会有所延迟。当地停割期一般在11月20日左右,由于今年开割时间延迟到6月中下旬之后,所以今年停割期预计推迟至12月上旬,具体时间取决于降温情况。工厂目前冬储的水线原料胶可保证开工至12月底,之后将只开工干线。工厂每日原料胶收购量约200吨。去年原料胶水向浓乳厂分流的情况较严重,导致干胶厂因缺少原料开工不足。今年未出现此类情况,干胶厂原料收购量增多。
目前下游橡胶制品行业利润率不高,对胶价走高接受能力有限。但上游橡胶种植和加工行业也是利润连年走低。前几年7-8元/公斤的低价原料胶报价导致当地弃割、弃种增多,目前很难再见到如此低的价格。
五、E橡胶加工厂(民营)
工厂位于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勐仑镇,自有胶园1.5万亩,同时也收购周边西双版纳州和普洱市的原料胶,无替代指标原料;产线年产能15万吨,今年截至10月的产量约8万吨,主要产品是TSR 9710胶、全乳胶、20号胶。工厂与下游终端企业以及大型贸易商签有长约,一般单个客户月供货量400吨以上。
胶园积极发展林下经济,间种套种其他作物,并采取人工除草措施,因此每亩养护费用和经济产出均较高。工厂割胶工收入约5000元/月,一线工人月收入最高能到8000元以上(主要是计件工资)。每年开割季,一般5-6刀后开始涂药,旺产期不涂药,割胶期尾声也会涂药。自有胶园的树龄大多处于旺产期,约13年,每日胶水产量7-8吨。调研时原料胶水报价在11.7-12元/公斤,胶块10-12元/公斤。预计当地11月20日左右停割。
今年工厂全乳胶生产利润好于去年,产量有所增加,但云南整体的橡胶产量预计下降20%,因开割初期的干旱和割胶旺季的过度降雨,导致7月原料胶收购才恢复正常。工厂计划生产全乳胶冬储待售。下游合作的轮胎厂要货量和频次今年增多,听闻轮胎出口订单很好。
六、F橡胶加工厂(国营)
工厂位于景洪市,为国内某大型集团下属企业,年产能1.5万吨,产量1万吨左右,主要产品为全乳胶(交割品)、TSR 9710胶。收购的原料包括本地胶水和进口自缅甸、老挝的胶块。
工厂根据期货价格波动调整每日原料胶收购价,对日供应量1-2吨的小规模二盘商,采取定量定价的收购模式,对日供应量10吨以上的大规模二盘商采取不定价的收购模式,一天内可能根据行情有多次报价,且报价略高于小规模二盘商。
据工厂相关领导介绍,云南当地可生产交割品的国营加工厂截止调研时的全乳胶产量约12-13万吨,预计年底达到14-15万吨,较2022年至少减少20%。
长期来看,版纳当地老龄树占比逐年提升,近些年由于胶价低迷,新增种植面积相对较少,总种植面积趋减。过去几年出现的7-8元/公斤的原料胶价格,会影响农场招不到足够的割胶工,产量减少;但对于以家庭为单位的胶农来说,割胶是其主要收入,低价时也会选择割胶。割胶工的年龄多是70后、80后,年轻人较少。
每年割胶季7-9月涂药现象较多。当地每年2-3月若出现干旱或连续阴雨,会激发白粉病,类似今年这样,且近几年版纳地区开割初期缺水干旱的概率有所提升。今年白粉病属较严重的情况,加之出现干旱,云南在开割初期橡胶树落叶2-3轮,开割时间延后。今年临近停割期若温度偏高,落叶将推迟,意味着停割期延后,则明年开割期也可能延后。当地的停割条件是,凌晨气温低于15℃,或是割出的胶水干含量低于20%。停割期前后工厂有原料胶备货需求,因此后期原料价格下跌概率不大。
今年替代种植的原料胶进口量减少,因为中老铁路开通后,老挝当地加工厂增多,原料胶的当地消化能力提高。集团公司在泰国建有加工厂,雇佣的多是缅甸、老挝等地的外劳,工资折合人民币约1500元/月。
七、景洪市勐仑镇某收胶点
该收胶点主要收购本村寨约50户的原料胶,每户每天平均割胶约90公斤,每日可收到胶水4-5吨,属于中等规模二盘商。当地每个村寨基本都设有一个收胶点,收到的原料胶水会当天运往周边加工厂。在收胶点的报价一般会比工厂报价低0.5-0.6元/公斤,可以当天现金结算,也可月底一并结算。若是前一天晚间无降雨,收胶点一般早上8点至中午收胶,下午送胶至工厂;若是前一天夜间至凌晨有降雨,则不收胶。工厂根据胶水的干含量和生产出的商品胶品质向二盘商结算货款。
割胶期每户胶农月收入在7000-20000元,收入高低取决于橡胶树和割胶人手的多少。每人每天可割胶400-500棵,约15亩。一般是家中的已婚青壮年从事割胶工作,多是夫妻搭伴上山割胶和收胶,未婚年轻人更倾向于外出打工。割胶收入每户每年可有10余万元,但均摊到家庭人均收入则较低。所以胶农在停割季会选择种植其他作物或外出打工补贴收入。
目前气温略有降低,可以下午割胶。7-9月因日照强烈,胶水产出阶段性减少,会采取涂药促产措施。旺产期雨水增多,橡胶树胶水产量高,则不涂药。
前几年,胶价低迷的时候听闻周边村寨有不少胶农选择砍伐胶树改种其他作物,但是涉及到种植红线的区域需要有相关审批才能砍伐。
八、总结
产量方面,因为今年开割初期云南当地接连出现干旱和白粉病,橡胶树出现2-3轮落叶,到了7月原料胶供应才趋于正常,而三季度降雨过多又阻碍了割胶进程,所以本地原料胶总供应是下降的。但是今年大部分干胶厂的开工率是高于去年的,原因有三:一是原料胶水没有过多向乳胶厂分流;二是替代指标的原料胶进口量偏高;三是某国营干胶厂收胶量骤减。综合来看,预计今年交割品全乳胶的产量有一定减少,但非交割品9710胶的产量是有明显增长的。
种植方面,原料胶水价格低于9元/公斤,弃割弃种将增多,今年开割以来原料胶价格一路走高,胶农收益改善。今年停割期落叶时间可能会延后,进而导致明年开割期再次推迟的概率提升。长期来看,云南当地的橡胶种植面积在保证种植红线的前提下,是趋于减少的,因近年来种植收益不及香蕉等其他经济作物。
下游需求方面,从工厂的反馈来看今年下游采买较积极,有效消化了原料胶供应的增量,因此橡胶加工家虽然普遍开工较高,但库存未有积压,销货压力不大。
替代种植方面,目前国内每年的替代种植量约为30万吨,但近年来随着老挝当地橡胶加工产能提高,原料胶通过替代指标途径流入的变少,且加上税费运费等成本后,替代指标的报价与大贸货、云南当地原料胶报价基本持平,对供应端的利空作用减弱。
冬储方面,由于今年下游需求偏好,全乳胶交割利润较好,云南当地橡胶生产利润改善,为保证11月后的停割期仍能开工和供货,调研的多家加工厂均表示对冬储原料和成品有一定积极性,上游或进入主动补库阶段。
在过去十余年间,橡胶上下游产业链的利润格局是:下游用胶企业和中游加工、贸易企业利润时高时低,而上游种植行业利润是持续下行的。但是近几年胶价运行至绝对低位,已引起种植端的负反馈,原料胶供应对价格的敏感性增加。且随着其他替代性收入(如外出打工收入、其他作物收入)相对提高,云南作为国内原料胶价格偏低的地区,也很难再回到前几年的低位。以年为跨度的长期来看,胶价的成本重心是逐步抬升的。未来几个月来看,本月底开始国内产区将自北向南陆续停割,全乳胶供应格局基本明确,但因下游需求仍处于高位,所以产区加工企业主动购胶囤货意愿提升,原料胶价格易涨难跌,ru盘面或继续向上试探。
徽商期货有限责任公司
投资咨询业务资格:皖证监函字【2013】280号
余婧 橡胶分析师
从业资格号:F0257483
投资咨询资格号:Z0002896
【免责申明】
本报告所载信息我们认为是由可靠来源取得或编制,徽商期货并不保证报告所载信息或数据的准确性、有效性或完整性。本报告观点不应视为对任何期货、期权商品交易的直接依据。未经徽商期货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将本报告内容全部或部分发布、复制。
【团队介绍】
徽商期货研究所成立于2009年,历时十多年发展,已成为公司重要的研发中心和人才培育中心。作为公司的核心部门之一,大部分研究员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多年从业经验,是一支专业、勤勉、充满活力的研发团队。
徽商期货研究所长期专注基础理论研究、宏观和行业研究、量化研究三大研究方向,形成了从宏观经济形势、中观产业运行到微观交易行为,从事件推导、产业驱动、估值衡量到量化分析的研究体系。
围绕公司改革发展与战略规划,打造“期货投资管家、风险管理专家、财富管理专家”品牌,研究所在客户服务方面深耕细作,推出了众多特色服务和产品,形成了多项客户服务项目。
以行情分析、交易策略和风险管理为核心,输出徽商头条、徽眼看期、徽商研究日报、周报、月刊,投资论坛、期权论坛、程序化论坛、产业会议等高质量的资讯、直播视频产品,提供多终端程序化策略编写服务以及个性化的投资咨询产品设计方案。研究所推出了徽商之星实盘大赛、期货云投研小程序、交易诊断等特色服务方式,已打造三大平台、四类培训、五种资讯服务体系和投研交互模式,通过研究所的各类研发成果服务公司客户。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