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粕:寻底漫漫

发布时间:2023-04-07 09:38 作者: 宋向阳 投资咨询资格号Z0018944 阅读次数:

成文日期:2023年3月28日

摘要

巴西大豆收割已过六成,本年度全球大豆实现创纪录产量已无悬念,巴西实现丰产以及快速提高的出口能力正在重塑全球大豆供应格局,也是近期主导美豆下跌的主要因素。二季度国内进口大豆集中到港已成定局,未来将面临更多的大豆供应及回升的开机率,豆粕供应将大幅增加。消费方面国内生猪养殖利润短期难有改善,抑制饲料原料需求。因此无论从供应还是需求来看,国内豆粕期现货短期都很难从颓势中走出,现货压力会继续释放,基差由正转负为大概率。未来重点关注美国农业部331日的种植意向报告、南美新豆收割及罢工,以及美国在播种前的天气变化情况。

风险提示:阿根廷天气、巴西大豆收割进度、南美工人罢工、北美大豆面积、美国播种前天气情况



一、豆粕一季度疲态尽显


豆粕一季度走势呈现震荡下移,尤其是3月上旬开始直线下跌。1月初由于拉尼娜天气延续,南美的天气炒作开始逐渐拉开序幕,美豆走势偏强,去年天气升水给国内豆粕走势预期加了一层“滤镜”,加上当时市场担忧今年油厂的买船复制去年的情况,因此到2月中旬前豆粕尽管弱于美豆,但还是趋于横盘震荡的走势。到了2月中旬以后,南美丰产基本定调,即便USDA持续下调阿根廷产量依然难改全球大豆丰产的基本面,叠加国内生猪消费不济,养殖企业采购意愿不强,价格开始有缓步下行迹象。到了3月上旬由于美国硅谷银行,瑞士信贷等金融机构持续暴雷,拖垮商品市场信心,豆粕期货价格开始持续下跌,一直到3月末下跌了400点,且目前从技术上看无止跌迹象。



二、南美天气炒作窗口越来越窄

(一)阿根廷干旱“一炒再炒”空间愈发缩窄


USDA在3月8日出炉的3月供需数据中性偏利多,但当日美豆仅小涨。本次报告中美国新作供应端数据未作调整,报告中将全球大豆2022/23年度新作产量由3.8301亿吨下调至3.7515亿吨,压榨由22.3亿蒲式耳下调至22.2亿蒲式耳,出口由19.9亿蒲式耳上调至20.15亿蒲式耳,结转库存由2.25亿蒲式耳下调至2.1亿蒲式耳。南美方面,巴西新作产量维持1.53亿吨不变,出口由9200万吨上调至9270万吨,阿根廷新作产量由4100万吨下调至3300万吨。本次报告中,美豆结转库存低于市场预期,美豆平衡表继续收紧;巴西丰产预期不变,阿根廷产量下调的幅度虽然很大,却此前已经被市场充分交易。


目前南美天气炒作期的时间窗口在逐渐缩窄,尽管阿根廷干旱天气仍在持续,包括油世界在内的多家预测机构将阿根廷2022/23年度的大豆产量下调至2800万吨,低于USDA供需报告中的3300万吨,那么即便在下月当真兑现,阿根廷同比一共也不过减产1500万吨,但巴西今年产量为创纪录1.53亿吨,同比去年的1.295亿吨增加2350万吨,阿根廷下滑的产量却足以被巴西的丰产所覆盖,因而美豆短期难以突破压力位。需关注3月底美豆新作种植面积的预估。


(二)美国大豆种植面积及天气变化愈发引瞩目


美国农业部(USDA)2月展望论坛数据显示:从USDA对美国三大农作物2023/24种植面积预估来看,大豆为8750万英亩,略低于市场预期,低于去年展望论坛的8800万英亩,持平于2022/23年度的最终面积;玉米的面积9100万英亩,低于去年展望论坛的9200万英亩,但是高于去年的实际面积8860万英亩,基本符合市场预期;小麦的面积为4950万英亩,也是高于去年展望论坛的4800万英亩和去年实际种植面积4570万英亩。


近期来自美国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预测显示,密西西比河沿岸将会发生中度至重度春汛,可能推迟大豆和玉米播种工作。相同的场景曾发生于2019年,当年春季因厄尔尼诺的潮湿天气播种工作推迟,美国玉米种植未能在 5月中旬之前达到一半进度,导致当年大豆面积增加,价格下跌。今年春播的天气也是更趋于中性偏厄尔尼诺的,若播种前天气较湿,玉米难以播种,则后面有部分面积会转种大豆,那么大豆最终面积有望高于展望论坛的8750万英亩;但若无天气原因,今年新季玉米的面积大概率还是要增加的多,毕竟从种植效益来看还是玉米更好。


三、国内到港充裕引发宽松担忧


(一)到港总量或高于过去两年

国内方面,我国2023年1~2月进口大豆累计进口总量为1617万吨,较上年同期增加223万吨,即增加16%。据中国粮油商务网数据显示,我国3~5月大豆进口量预估分别为600万吨、850万吨和900万吨,那么意味着前五个月我国大豆有望突破3900万吨,高于过去两年的平均水平。近期由于美国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持续,流动性危机引发市场恐慌,国内进口大豆到港完税价下跌明显,3月28日张家港美湾4月船期进口大豆到港完税价格为4843元/吨,较1月初的5275下跌432元/吨。而后期大豆供给充裕预期持续,预计进口大豆成本继续下跌。

(二)豆菜粕价差创新高引发替代效应

据粮油商务网数据显示,截止3月24日我国豆粕商业库存为56.29万吨,环比12月末反弹83.59%,同比增加81.17%;我国菜粕目前库存为5万吨,环比同比均大幅增加92.3%,双粕库存量虽然不算高,仅为过去十年同期的中性水平,但在下游消费不济的同时,养殖亏损加剧了豆粕需求淡季的疲弱。目前油厂豆菜粕产量普遍偏低,因为榨利不好因此普遍降低了开机;饲料厂产量也相对较低,因贸易商拿货不积极,预计后期双粕价格上行空间有限。

四、历史涨跌概率推测二季度易涨难跌

从美豆的全年的涨跌幅度来看,上涨次数最多和平均涨幅最大的都是2月,主要因每年二月正值南美大豆生长关键期,美豆易涨难跌;跌幅来看,美豆全年下跌次数最多的是8月,平均跌幅最大的却是6月,因8月为美国大豆收获季节,6月为南美大豆大量上市的时间节点。


国内双粕来看,豆粕全年的上涨次数最多和平均涨幅最大的都是4月,无独有偶,菜粕上涨次数最多的也是4月,平均涨幅最大月份是12月,主要因4月为水产消费复苏季节,需求拉动支撑价格走强,南美每年这个时候也会炒作罢工延迟等。


跌幅来看,豆粕全年下跌次数最多的为8月,平均跌幅最大的是11月,而菜粕下跌次数最多和平均跌幅最大的却是8月,因8月末9月初是美国大豆收获季,11月为北美大豆到港高峰期。

结合CBOT大豆、连粕和郑粕的历史涨跌概率,再反观当前美联储加息和金融企业暴雷的宏观经济背景,今年粕类走势或有阶段性走强行情,如后市的南美罢工,美国大豆种植前的天气炒作等,但由于全球油料作物在2022/23年产量的大幅恢复,粕类上行空间受限,二季度走势或先扬后抑。


五、总结及策略

国内年后豆粕物理库存消耗慢,因豆菜粕价差处于历史同期的偏高位置以上,豆粕需求被菜粕大量冲击,预计后期二者价差有望缓慢回缩。短期来看,在市场性金融风险尚未得到有效解决,以及南美丰产预期双重打压之下,国内油脂油料价格整体维持偏弱走势,但从板块表现来看,油脂板块下跌幅度更大,目前下跌动能已然大大降低,粕的补跌预计还会延续,因此短期油粕比有望向上修复。未来美国农业部3月31日的种植意向报告公布后,南美的收割上市及物流问题,以及美国大豆播种前厄尔尼诺可能带来的天气变化,有望提振豆粕有短线做多机会,但中长期来看,全球油料作物的供给充裕打压豆粕上行空间,二季度豆粕区间震荡概率较高。


操作角度来看,目前豆菜粕05价差在713元/吨附近,9月价差为734元/吨,价差基本平水,处于历史同期偏高位置,这样的价差其实很有利于菜粕消费,因为目前水产养殖消费在回暖,后期菜粕有望挤占豆粕消费需求,加上九十月份为菜粕全年消费旺季,可逢低买菜粕9月合约。豆粕未来能回到一季度高点较难,关键要看二季度能否有天气配合,若无则可逢反弹择机抛空。


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皖证监函字【2013】280号
张应钢   农产品分析师
从业资格号:F3009446
投资咨询资格号:Z0012728
电话:0551-62883643

Email:zhangyg@hsqh.net
刘冰欣  农产品分析师
从业资格号:F3085971
电话:0551-62868270
Email:liubx@hsqh.net


【免责申明】本报告所载信息我们认为是由可靠来源取得或编制,徽商期货并不保证报告所载信息或数据的准确性、有效性或完整性。本报告观点不应视为对任何期货商品交易的直接依据。未经徽商期货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将本报告内容全部或部分发布、复制。


0条评论

最新评论
购买须知

价格:
0.00
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