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一:道路曲折 前途光明

发布时间:2021-07-07 10:44 作者: 宋向阳 投资咨询资格号Z0018944 阅读次数:

成文日期:20216月30


摘要


1. 上半年豆一指数一改去年的单边上涨行情,而是开启了“三起三落”的震荡走势。

2. 全球央行因疫情原因,量化宽松政策大概率继续施行,大资本涌入农产品市场推升价格在未来或仍为大趋势。

3.北美目前大旱,拉尼娜开始逐渐影响全球气候转异常,国内三季度天气不定,减产担忧潜在利多豆一。

4 . 补贴下滑将使得农户惜售,今年上秋大豆预计会复制去年的情形,农民拉长售粮进度,卖粮高峰恐难再现,预计今年四季度开称价格在2.5元/斤附近。

5.单边逢低布局多单,91/15价差建议逢高做缩。

风险因素:进口大豆大量替代


一、 豆一期现货上半年行情复盘

上半年豆一指数一改去年的单边上涨行情,而是开启了“三起三落”的震荡走势。一月初由于黑龙江疫情爆发,物流外运受阻,叠加当时进口俄豆通关较慢,以及国内节前的备货需求支撑,因此现货仍以稳中小涨为主,期价也走出了一小波拉升,但到了中旬之后随着节前备货接近尾声,叠加年前的一波卖粮小高峰的到来,期价从最高的5974回落至二月初最低的5448,下跌了8.8%。其后到三月上旬的这波反弹主要得益于随着产区陆续解封,学校开前的豆制品需求呈现好转,因此造就了其后上半年最大的一波1124点即15.9%的涨幅。


期价创下了6316的新高后,再度回吐此前的升水至四月中旬,原因是3月上旬中美的会晤再度开启了增加进口美豆的可能性,以及此后大量廉价进口豆涌入市场挤压了国产豆的需求空间。随后到五月中旬的超跌反弹上涨的800余点是算是“政策红利”,省储和国储一齐进场收购将价格推升。但好景不长,5月下旬之后停收传言再起,叠加中储粮进口非转大豆免增值税的消息落地,价格重回弱势震荡行情。



二、 新粮在减产加持下预计有望再度雄起

(一)收储“一脚定江山”稳价作用凸显

1、收购落地 市场喜大普奔

今年2月末,市场传言中储粮要进场收购的消息就不绝于耳,但后来就不了了之。4月初黑龙江大庆银浪国家粮食储备库收储两万吨,收购标准为39蛋白以上的4.0筛粮,其后4月8日价格下调至2.89元/斤,且低一个蛋白要扣0.07元/斤。此消息并未对市场造成过多影响,主要因大庆并非主产区,且收购量太小,因此并未燃起太多火花。


5月7日黑龙江各地的省储开始开启了收购模式,2.81元/斤的价格收购筛粮,紧接着5月11日国储宣布要进场“抢粮”,中储粮大杨树直属库、嫩江墨尔根直属库、绥棱直属库和北安直属库公布了收购价格,分别是2.875元/斤、2.89元/斤、2.9元/斤和2.89元/斤。国储收储价格高于黑龙江省储价,对于市场的支撑作用更强。


当时国储的收购让下游的豆制品企业一下子慌了神,因国内的豆制品企业普遍都是按照企业加工节奏“不急不徐”的采购,库存普遍不高,而国家的政策性收粮一旦进场干预,也等于是在跟下游抢粮,且收了粮食后是否会拍卖不好说,今年上秋能否收到新粮也不好说,多重的风险之下,让企业的采购陷入了“窘境”,下游询价开始增加,采购也普遍转积极。


2、价格下调 几家欢喜几家愁

5月28日嫩江墨尔根、嫩江直属库、嫩江九三库和嫩江红彦库将收购价格下调至2.875元/斤,意在与大杨树库保持一致,平衡几个库点的收购量和收购进度。6月11日晚北安、绥棱直属库发布公告将收购价格下调至2.875元/斤,且嫩江墨尔根、大杨树直属库增加收购量,大概分别是2万吨左右。尽管下调了收购价格,但是尚未明发布停收公告,这就表明国储会继续收购。


3、价下调量扩容 底部支撑犹在

6月19日和21日,国储第二批库点开库,分别是敦化直属库、拜泉直属库和五宝山直属库。从直属库的分布看,库点分布的更广,黑龙江、吉林和内蒙全面覆盖。从国家的意图看,要通过收购来解决市场的余粮问题,同时通过收购也能满足大豆储备不足的问题。从第二批直属库的收购价格看,和第一批一样,价格都是2.875元/斤。从质量标准看,也是要求非转基因大豆、水分13个水以内、蛋白没有要求等。从价格上看,这批收购价格没有下调是市场最大的利多因素。因第一批收购的时候,各直属库门前送货积极,门前排车较多,市场都在担心国储收购价格下调。直到6月28日,吉林敦化直属库、拜泉、北安和中储粮大杨树直属库四个库点均发布公告,将收购价格下调了0.05至2.825元/斤。收购价格虽然呈现下滑,但只要依然收购,对市场价格就存在一定程度的支撑作用。



从市场收购的进度看,截至六月摸各库点已经收购30余万吨,之前国储收购量从15万吨提高至28万吨后,随着第二批直属库的开库,以及下调价格收购,后期预计收购指还要继续提升。

目前来看,国储收购价格下调短期影响市场的情绪,但是在当前国产大豆需求不佳,市场购销清淡的大背景下,国储继续收购是对大豆市场的唯一利好因素,下调价格除了跟随市场之外,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国家为了保障粮食安全,完成收购任务为第一要务,后期收购的质量标准或许也会有浮动空间。目前黑龙江省中部地区余粮相对较多,但其余各地基层余粮所剩不多,剩余粮质多是高蛋白、水分低的粮源,“优质优价”的市场规律决定了后期价格底部空间已然不大。


(二)三季度拍卖对价格影响或并非是单方面利空

随着产区余粮逐步见底,近期停收拍卖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对比往年6月中旬就开始轮库拍卖,的确是近在咫尺。不过由于今年收储的量跟去年相比不是一个量级的,去年省储+国储计划拍卖240万吨,实际成交了122万吨,而今年省储和国储进场收购较晚,因此轮出的量预计不会太高。但即便如此,庞大的进口豆冲击,叠加消费淡季的因素,依然对价格构成一定的压力。


回顾去年的拍卖,从最开始的火爆一直到后来的转淡,而到了最后几拍成交再度转暖的情况来看,今年的拍卖情况最起码不会差于去年。因有了去年的经验,加上种植面积的大幅减少,今年上市前农户卖粮大概率会较为惜售,集中卖粮的情况预计很难看到。因此部分豆制品企业害怕难做“巧妇”,提前都会备好库存。因而综合来看,三季度的拍卖量不大,或起拍价格较市场预期偏高,决定价格有望平稳过渡。


(三)种植成本上行及补贴下行预期限制其深跌

今年种植成本的大幅抬升,主要是因为去年大豆玉米价格持续攀升,种植效益大幅提高,虽然种子、化肥等农资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但涨幅最大的依然是占比最高的地租。


按照黑龙江地区农户的平均种植成本来核算(农场成本普遍要上浮10%~20%),亩生产投入成本884元,按平均单产300斤,销售价格平均假设为每斤2.9元计算,亩效益为870元,预计加上大豆生产者补贴210元(去年是238元,今年大概率低于去年水平),亩总收益196元,低于2020年的310元。若是农场种地成本费用更贵,但产量相应会增加,总收益会略增。


总的来说,今年包地成本基本可算是近几年的最大增幅,与全球量化宽松导致的输入性通胀有很大关系,而高企的成本加上补贴下滑,更是加重了上秋的卖粮压力。去年开称以来,卖粮比较早的农户都“捶胸顿足”,后悔没有吃到之后粮价上涨的红利,却要承担今年包地费用上涨的风险;能在相对高点卖粮的农户可谓赚了个盆满钵满,都尝到了压粮的甜头。若上秋大豆价格不给力,今年大概率会出现跟去年一样的大面积惜售情况,这一因素是在支撑价格底部空间有限。



(四)产量下滑预示着新季供需紧平衡

由于国家政策导向为“稳大豆,增玉米”,此前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公布文件称,2021年保证黑龙江省玉米种植面积在9000万亩以上,大豆6000万亩以上,且给出了大豆轮玉米额外有150元/亩的补贴,黑龙江省的农场和农户均积极响应,大豆玉米种植结构调整较为明显。


据大豆天下网数据调研得知,大豆主产区黑龙江省绥化、黑河、齐齐哈尔等地大豆种植面积减幅均在30%左右,玉米增幅超过30%。市场预计2021年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减少1500万亩,玉米种植面积增加3000万亩,尽管部分低洼地块有转种大豆的预期,但整体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减幅超过20%,玉米增幅将近30%。



面积的锐减在此前豆价上涨时就已经反映出来了,后期的天气是市场关注的重点。目前美国和南美都面临严重的干旱,其实就是拉尼娜这个小女孩在“捣鬼”。


(五)天气或助力开称价格高于去年

从太平洋海温异常指数来看,自2020年6月开始至今年的2月末,太平洋海温指数处在0℃之下持续了8个多月,最低是在去年的10月末达到最低的-1.3℃,从强度和持续的时间来看应属于中度偏强的拉尼娜状态,且目前对北美和南美气候的影响已经开始显现。



回顾往年异常天气的拉尼娜年份,干旱对气候的影响以及对作物的减产程度虽不似厄尔尼诺的明显,但减产幅度明显要更大。从美国历年的ENSO指数和单产对比来看,2012/13年度因拉尼娜引发的大旱造成美豆减产,美豆指数从1094拉升至至1778点,7个多月整整62.53%的涨幅。但由于美国大豆的种子培育技术近几年在逐年提高,抗涝抗旱的能力一直在增强,且拉尼娜部分年份并不在美豆关键生长期,因此天气对单产的影响较南美已经逐渐弱化。而国内方面,比较明显的拉尼娜造成大豆减产也是在2012年,造就了当年指数从4300至5000的这700点的上涨。



NOAA最新一期周报数据显示,ENSO 中性在北半球夏季(6-8 月)概率为 78%,秋季(9-11 月)概率为 50%。对于美豆而言,后面市场的交易重心将完全放在新作产情上面,核心因素就是产区天气问题,盘面将会随天气变化波动,需要密切监测美国主产区天气问题。对于价格而言,新作合约尽管已经隐含了天气升水,但是目前只是刚刚拉开序幕,短期来看美国的干旱较为严重,但主要集中在北部和西部地区,大豆主产区中西部并未在其中。且从未来一个月和三个月的降水预测来看,中西部的降水均呈现较为均衡且正常的状态。因此天气炒作能否给市场带来大行情还言之尚早,只能说天气一旦有风吹草动就很容易被拉升。



据中央气象台数据显示,2021年4月以来,我国东北地区大部平均气温总体接近常年同期,降水偏多,墒情适宜,利于适时春播、作物出苗和生长;但气温波动起伏较明显,阶段低温天气造成黑龙江东部和南部、吉林东南部和辽宁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玉米、大豆发育期略偏晚。


6月以来黑龙江大部气温略偏低、降水偏多, 6月22日从黑龙江省水文水资源中心获悉,由于连续降雨影响,黑龙江上游、嫩江上游及部分支流发生超警洪水,部分江段发生超保洪水,黑龙江省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下发通知,将防汛Ⅲ级应急响应提升至Ⅱ级应急响应,黑河市在6月24日8时已将防汛应急响应升级到Ⅰ级响应。


未来三季度,市场关注重点为强对流、暴雨可能引发的农田内涝,不利于低洼地块排涝散墒,对作物生长发育造成的不利影响。而对于本轮中度拉尼娜,中国和美国的“冰火两重天”虽然未对价格构成大涨的基础,但后期若持续也不可小觑,目前来看天气依然是不可抗力,潜在的利多预期仍有望支撑价格易涨难跌。


三、 进口大豆威胁未解除

(一) 疫情“后遗症”之下进口预计有增无减

据我国海关总署统计:2021年1~5月我国大豆进口总量为3586.7万吨,较去年同期的3463.89万吨增加了122万吨即3.55%。


2021年1~4月我国大豆进口总量为2847.31万吨,其中自美国进口量为2128.67万吨,占总进口量的75%,同比增加243.15%;自巴西进口642.4万吨,占进口总量的22.56%,同比减少41.45%;从俄罗斯和加拿大进口量分别为为28.57和28.37万吨,分别占总进口量的1%和1%,同比减少59.07%和增加1450.26%;从阿根廷、乌克兰、乌拉圭和埃塞俄比亚进口量分别为10.11万吨、4.5万吨、3.06万吨和1.04万吨,占总进口量的0.36%、0.16%、0.11%和0.06%。同比分别-95.39%、-89.9%、-95.14和+1573.54%。


从进口量来看,美国进口全面超越巴西,成为我国进口大豆第一国,由于中美此前达成的协议在持续执行,因此美国大豆大量涌入国内,挤占了巴西的转基因豆需求空间。非转大豆方面除了加拿大的大豆增幅较大,其他的俄罗斯、乌拉圭等国的进口量均锐减,主要由于去年以来疫情对这些国家的大豆种植和出口均造成了一定影响,尤其俄罗斯2月以后的关税导致进入我国大豆的量锐减。


目前由于全球疫情方面,中国控制的最好,因此经济发展较快决定了国内需求较大,因而其余国家各种廉价大豆大量涌入国内,九月以后预计美国大量收获上市后,或继续挤占国产豆的生存空间。



6月28日公布的“关于“十四五”期间中央储备粮油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中称,经国务院批准,在2021年1月1日至2026年6月30日期间,对《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规定的具体负责中央储备粮经营管理的企业及其子公司,为实现中央储备粮油年度轮换、转中央储备以及履行政府承诺而组织进口的粮油,免征进口环节增值税。进口免税的清单上,包含了稻谷、玉米、小麦、大豆和食用油,其中大豆的描述是“非种用黄大豆”。


这项政策在大豆上面,很明显的意思是进口今后国产大豆面积越来越少,而中储粮还要保证粮食安全,保障市场供给,那么达不到储备要求的部分可以直接靠进口非转来补给了。这样的政策对于消费者来说是好事,但是对于种大豆的农民来说却以为着国产大豆要与国际接轨,按照目前进口大豆的增值税9%来计算,假设进口俄豆5000元/吨增值税就是450元/吨,原本国内的大豆价格就要高于国外,现在又出来了增值税的差距,那么中储粮就会直接靠进口来储备,那么以后轮库拍出来的豆子也会逐渐被进口豆占领,直接会造成大豆市场愈发萎缩。但目前这个政策刚刚发布,后期进口非转的口子能否真的被打开尚难言,但不可否认这项政策若长期的贯彻下去,对国产大豆的利空冲击真的不小。



(二) 俄豆进口减少或为近几年的趋势

受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影响,全球实行货币宽松政策,粮食价格持续上涨,加之欧美国家持续对俄罗斯实行制裁,导致油价大幅波动,引起卢布贬值,使得俄罗斯粮食价格在国际市场更具竞争力。出口量的激增造成俄罗斯境内谷物和油料成本进一步增长,俄境内粮油加工业面临原料不足和采购成本高等问题,随之带来的是境内物价高涨。2020年俄食品价格平均上涨5.2%,其中葵花籽油上涨26.2%,米、豆上涨20.8%。


俄罗斯于2月1日至7月1日对大豆实行出口关税政策,出口关税高达30%且每吨不低于175美金,此举造成俄远东地区大豆无法出口。俄农业部指出:“出口关税将确保粮价稳定,关税收入将用于支持农业生产者。”俄政府拟对出售的农产品按吨进行补贴,并根据各地粮食产量按比例分配,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比例将有所增加。俄农业部门认为,该措施将避免农业生产者利润和农产品产量因关税措施而下降。但业界认为,今年俄农业生产者或将因关税政策损失约2110亿卢布(约合28.5亿美元),而可获补贴仅400亿卢布(约合5.4亿美元),损失远远大于补偿。



俄罗斯大豆产业特点特殊,加工业和畜牧业集中在西部地区,大豆产量却将近一半的量集中在东部地区。俄罗斯大豆产业的主要消费需求方为养殖业,西部地区大豆缺口约200-250万吨,主要从巴拉圭和巴西进口;受制于运输成本原因,俄西部和东部大豆几乎不流通。


虽然俄罗斯制定的农业发展核心战略是“进口替代”和“提升高附加值的深加工农产品出口”,但目前已偏离主方向,其国内市场严重依赖种植业和粮食原料出口,农产品深加工业依然低迷,畜牧类产品部分依然依赖进口。俄政府想通过对大豆征收出口关税,试图振兴远东本土大豆加工业,促进中西部之间的大豆流通,达到自给自足的水平,减少俄大豆产业对外依赖。


未来俄罗斯的大豆出口的加工政策预计大方向不变,因此进出口到我国的量预计会维持低增长,因此对我国的冲击预计有限。



(三)中国未来加大采购美豆力度为大趋势

USDA2021年6月的最新供需报告数据显示,美豆结转库存略高于此前市场平均预期。平衡表部分,20/21年旧作将压榨下调0.15亿蒲式耳至21.75亿蒲式耳,美豆旧作库存的紧张已经对需求形成抑制,其余数据没有做任何调整,由此美豆旧作库存上调至1.35亿蒲式耳,上月预估为1.2亿蒲式耳,其他项目均没有做变动,美豆新作库存同时上调至1.55亿蒲式耳,上月预估为1.4亿蒲式耳。

六月报告中新作美国大豆的出口预估为5647万吨,中国进口为1.03亿吨,较上月均未有调整,但这个数据跟旧作(美国大豆的出口为6205万吨,中国进口为1亿吨)相比来看,美国出口预估下滑了主要是因其国内需求在增加,因此出口减少,但中国的进口量增加,主要还是做压榨的转基因大豆。


对于后面中美关系方面,市场主要关注的还是美国的疫情控制情况和经济恢复进程。当前美国经济整体持续恢复,主要由于疫情控制和疫苗接种情况较好,供需两端持续恢复、就业需求转旺盛但劳动力供给仍然不足,物价创历史新高。截至6月16日,美国日新增确诊快速降至1.4万例;疫苗接种率达48.8%,完全接种率为44.1%,全球领先,服务业也逐渐修复。


贸易领域,拜登近期表示不会立即取消对中国提高的关税。未来美国可能转向非关税手段打击中国贸易不正当行为,以及通过制定国际规则制衡中国。但中美博弈具有长期性和日益严峻性,美国对华遏制态度不会改变。因此美国两党已达成对华强硬的共识,拜登必然会维护美国利益,在避免冷战、脱钩的基础上通过联合盟友、制定国际规则制衡中国。因而中美之间的磋商会持续,中国大量采购美国大豆的大方向难有改变。


总的来看,新季大豆的进口补给方面,由于我国近几年的压榨需求增速很稳定,进口转基因大豆大概率是略增的水平,但非转的进口(以俄罗斯为主)预计会小幅下滑,整体供给量仍是略增,但总体来看在合理增速区间。


四、 替代品花生简介及操作策略

同样作为油料作物的花生期货,自今年的2月21日上市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关注。花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和油料作物。在我国主要油料作物中,花生种植面积位居第三,仅次于大豆和菜籽。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花生种植面积预计为480万公顷。



国内花生播种面积和产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近几年来播种面积基本稳定在470万公顷之上,而产量稳定在1800万吨左右。其中,河南、山东和广东是我国最大的花生种植省前三,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数据显示,这三省2021年花生产量预计分别为622万吨、288万吨和115万吨,约占全国总量的56%。


国内花生主要用作压榨、食用和饲料消费三大类,目前国内花生消费总量逐年增加,压榨和食用消费量均有所上升,饲料消费基本稳定。其中压榨消费位于首位,2020年我国花生压榨量为925万吨,占比约为51.68%,食用消费745万吨,占比约为41.62%,饲料、种用及损耗仅占总消费的4.19%。另外,花生与大豆、菜籽、棉籽等油料作物存在竞争替代关系,花生的含油率为50%,出油率约为40%,均高于其他油料作物。



操作方面,花生期货难以走出独立行情,主力合约2110自上市以来短暂的上扬创新高至11300后就一路下跌,跌破了万元关口后近期有企稳反弹的迹象。据国粮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21/22由于压榨增速较为平稳,但产量增幅不如消费增幅快,因此预计2021/22年度花生供给紧平衡,价格谨慎看空,可在远月2201合约在9000附近谨慎布局多单。


五、 豆一操作策略

(一)豆一2105合约交割量创修改新规后新高

从豆一注册仓单和交割量来看,今年上半年的三个合约无论是注册仓单量还是交割量跟过去年六年对比都不算高,但2105确是自去年交易所修改交割标的后交割量最大的合约,交割量为10141手。究其原因主要是去年由于新改合约交割标的,除了一些大企业尝试进场参与买货卖货,绝大多数企业依然是持观望态度,对交割品质量有一定的担忧。而今年则不同,年后下游走货不济叠加产区屯粮主体增加,因此参与交割主体明显增多。预计未来会有更多的企业参与到豆一的套保中。



(二)豆一91/15套利均可考虑做缩

从目前基差角度来看,主力合约呈现远月较近月升水的情况,且9月合约基差为正而1月基本为平水。从91价差上半年的走势来看,明显是9月的一把好牌打了个“稀巴烂”,因从两个合约的基本面来看,9月作为主力对标的是青黄不接的三季度,而1月对标的是新粮上市的四季度,正常逻辑来说应该是价差走扩,但91价差自3月以来持续回落,从最高的350缩窄至目前的-50元/吨附近,主要原因还是由于产区现货走货较差,9月交货的压力自5月转嫁过来,导致近月跌幅持续大于远月。对于未来两个月的91交易机会,二者价差缩窄的空间亦然不会很大,但国储的即将出库也注定了9月的反弹机会不会太高,因此91价差建议可在-50~50元/吨之间波段思路操作为上策。

至于15价差其实也是相对明朗的,这两个合约的活跃度不高,且目前价差位于-60元/吨附近,从历史上来看这个位置处于价格运行的中轴,目前看不出太大的趋势,但从基本面上来看,1月的供给量很明显是大于5月的。众所周知,2201合约对标的是2021/22年度新季大豆收获上市阶段,且若此前也有屯陈粮未出手的可能性,供给压力相对较大,而明年5月来说陈粮基本销售接近尾声,国储粮还尚未拍卖,因此15逢高做反套为上策。唯一的风险点就是如果中储粮的政策,若上秋开称就收购,那么二者价差恐难有大幅缩窄。但整体来看,多5月空1月的反套安全边际依然相对较高。



六、 后市研判

2021年上半年豆一走势一波三折,进口大豆冲击叠加下游需求的寡淡,即便省储和中储粮一齐进场收购也未能挽回其颓势。展望下半年的走势,国产豆有望易涨难跌,一是拉尼娜造成的的大旱给美洲国家带去了作物减产的威胁和担忧,美国的供给出现问题则意味着进口补给“有戏可唱”;二是国储收购之后的拍卖对价格而言并不一定是坏事,因轮库的供给量尚难测定,若国内外天气共振预计会形成合力抬升价格,且种植成本的大幅提高叠加产量下滑也决定了上秋的开称价格大概率高于去年;第三是补贴的下滑将使得农户惜售,今年上秋大豆预计会复制去年的情形,农民拉长售粮进度,卖粮高峰恐难再现。整体来看,未来国产豆市场依然有望“振兴”。


徽商期货有限责任公司
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皖证监函字【2013】280号
张应钢   农产品分析师
从业资格号:F3009446
投资咨询资格号:Z0012728
电话:0551-62883643
Email:zhangyg@hsqh.net


【免责申明】本报告所载信息我们认为是由可靠来源取得或编制,徽商期货并不保证报告所载信息或数据的准确性、有效性或完整性。本报告观点不应视为对任何期货商品交易的直接依据。未经徽商期货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将本报告内容全部或部分发布、复制。

0条评论

最新评论
购买须知

价格:
0.00
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