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支撑于政策,徘徊于风险

发布时间:2020-07-08 09:09 作者: 蒋贤辉 投资咨询资格号Z0011822 阅读次数:

蒋贤辉  徽商期货股指分析师

从业资格证:F0311865

投资咨询证:Z0011822

成文时间:2020/06/28


摘要

1、上半年,受国内外疫情影响、国内政策强支撑下股指呈现宽幅波动。当下,股指延续反弹态势,重心不断抬升,创业板改革带来指数的大幅上涨,我们认为,支撑当下及未来股指反弹上涨且强弱分化明显的因素在于:国内宽信用、宽财政支撑下,经济的缓慢复苏带来企业信心和盈利能力的回升,创业板改革的推进导致创业板指数强于主板。

2、支持市场上涨的因素之一在于经济的复苏预期。经济的缓慢复苏体现在需求端投资、消费、进出口的缓慢回升,工业生产的回暖,工业企业利润的转正;但外需在国外疫情的蔓延影响下仍然存在压力,工业生产价格指数的降幅扩大显示企业盈利存压,就业指数仍然不乐观,这些显示经济复苏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3、政策总基调较为宽松,这成为在风险事件下股指强支撑的有利因素;但货币层面更加注重宽货币向宽信用传导,财政层面面临减收增支压力,更加注重资金直达实体,这成为政策实际操作与预期的宽松是否一致的考量。

4、创业板改革长期来看有利于创业板市场以及整体市场。

4、目前指数估值水平处于低位仍然成为资金配置A股的重要利多因素。

5、资金在流入、衍生品指标走强显示当下股指偏强,但价差结构仍然处于高位贴水结构;股指比价强弱或处于强弱转换期值得关注。

6、指数的上涨同样不可忽视风险的存在,未来一段时间,这些风险因素可能都会成为市场上涨的经常扰动项。


一、行情回顾

    上半年,受国内外疫情影响、国内政策强支撑下股指呈现宽幅波动。2月春节前后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在春节后给金融市场当头一棒,股指呈现大幅跳空,IF、IC当月合约春节后第一天开市跌停收盘。之后,在风险释放以及为控制疫情央行向市场投放的大量流动性支撑下,股指开启反弹,迅速收复跳空缺口。然而,海外疫情的扩散使得国外股市崩盘,道指不到2周时间惨遭4次下跌熔断,风险的蔓延叠加海外流动性趋紧下,避险资产、优质资产惨遇抛售,黄金大跌,美债大跌,国内股指下跌,上证指数创出节后新低。在国内外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复工复产推进下,风险市场回升,欧美股市反弹上涨,纳斯达克指数创出历史新高,国内股指缓慢抬升,叠加注册制改革推动,创业板指创近4年半新高。

    当下,股指延续反弹态势,重心不断抬升,创业板改革带来指数的大幅上涨,我们认为,支撑当下及未来股指反弹上涨且强弱分化明显的因素在于:国内宽信用、宽财政支撑下,经济的缓慢复苏带来企业信心和盈利能力的回升,创业板改革的推进导致创业板指数强于主板。



二、疫情严控下,经济呈现缓慢复苏

    疫情严控,复工复产推进以及国内政策支持下,经济呈现缓慢复苏,但同时也面临复苏的压力。需求端,投资降幅缩窄。1-5月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下降6.3%,降幅较1-4月收窄4个百分点,但略不及预期。其中,受地方债发行提振,基建回升最快。1-5月基建投资同比下降6.3%,降幅较1-4月收窄5.5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受疫情发展的不确定性拖累。1-5月制造业投资同比下降14.8%,降幅收窄仅4个百分点,仍处于较深度负增长区域。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降幅缩窄幅度最小,但增速明显好于总体。1-5月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0.3%,降幅比1-4月收窄3个百分点。房地产多项数据回升。1-5月商品房新开工面积、商品房销售面积、商品房销售额、土地购置面积分别下降12.8%、12.3%、10.6%、8.1%,较上月降幅分别收窄5.6、7.0、8.0、3.9个百分点。但是,房地产开发企业施工面积同比增速为2.3%,较1-4月回落0.2个百分点,连续三个月回落。



    需求端,社会消费总体回暖。2020年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2.8%,降幅较4月收窄4.7个百分点,连续三个月降幅收窄。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餐饮企业降幅缩窄明显,但仍处于较深度负增长区域。5月餐饮收入同比下降18.9%,降幅收窄12.2个百分点。商品零售好于总体,5月同比下降0.8%,降幅收窄3.8个百分点。受促进汽车消费政策影响,汽车消费快速回升,5月汽车消费增长3.5%,较上月回升3.5%,增速为2018年5月以来次高,2019年7月以来最高。


     需求端,对外贸易受外需疲软影响逐渐显现。前期订单加速交付和防疫物资出口增加使得3月以来出口表现好于预期。据海关总署,5月1日-5月16日防疫物资出口额达到632亿元,而4月4日-4月30日约为610亿元,5月上半月防疫物资出口额与4月全月相当。包括口罩在内的纺织品出口,5月同比增长77.3%,增速较4月提高28.1个百分点。尽管如此,5月出口依然出现了回落,5月中国出口同比下降3.3%,低于4月6.8个百分点,显示外需疲软等因素对中国出口的影响逐渐显现。分国别看,东盟今年已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但近期增速有所放缓。5月对东盟出口同比均由正转负,同比下降5.7%。

     商务部近期发布了《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20年春季)》报告,报告从订单减少、供应链受阻和贸易成本上升阐述了中国对外贸易面临的压力。


     生产端,生产逐渐恢复,工业缓慢回升。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4%,较4月提高0.5个百分点,但仍低于疫情前的水平。各大门类中,制造业表现最好,但改善幅度最弱。5月制造业同比增长5.2%,高于4月0.2个百分点;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较4月提高0.8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3.6%,提高3.4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速明显,但回落幅度较大。5月高新技术产业当月同比增8.9%,低于4月1.6个百分点。5月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录得97.8%,低于4月0.2个百分点,与上年同期持平。5月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增速由正转负,录得-1.4%,大幅回落2.5个百分点,为2019年12月以来最低值,显示未来出口恶化。

     价格端,CPI涨幅回落,PPI降幅扩大。5月CPI同比上涨2.4%,低于4月0.9个百分点,自2019年9月以来重回“2”时代。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持平于1.1%。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3.7%,降幅扩大0.6个百分点,为2016年4月以来最低。分项数据看CPI同比,主要贡献因素食品价格回落。食品价格5月上涨10.6%,涨幅回落4.2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2.15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同比上涨81.7%,涨幅回落15.2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1.98个百分点;鲜果、鲜菜价格同比分别下降19.3%和8.5%,合计影响CPI下降约0.65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同比增速持平于0.4%,影响CPI上涨约0.29个百分点。其中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涨幅提高0.2个百分点,医疗保健价格涨幅回落0.1个百分点,交通和通信价格、居住价格降幅扩大0.2个百分点,衣着价格与上月持平。分项数据看PPI同比,生产资料降幅扩大,生活资料价格涨幅有所回落。其中,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下降5.1%,降幅扩大0.6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同比上涨0.5%,涨幅回落0.4个百分点。


    就业端,稳就业压力依然较大。5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录得5.9%,低于4月0.1个百分点,仍高于2019年同期的5%。1-5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460万人,比1-4月增加106万人,但较去年同期减少137万人。大城市就业状况持续恶化,5月持平于城镇调查失业率。5月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

为5.9%,较4月上升0.1个百分点,为2013年6月有数据以来新高。制造业从业人员PMI 5月跌落至收缩区间,非制造业从业人员PMI连续数月位于收缩区间,且从3月短暂回升后5月继续回落。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未设立2020年经济增长具体目标,提出“就业优先政策要全面强化”,就业目标有所降低,保居民就业仍然是“六保”的首要任务。



     利润端,工业企业利润今年以来首次转正。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6%,而4月为下降4.3%,今年以来增速首次由负转正。1-5月累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19.3%,降幅较1-4月收窄8.1个百分点。


三、宽信用、宽财政构成强支撑

1、两会未提经济增长目标,宏观调控政策基调宽松

    经济增长不设目标,淡化GDP增速。无论是政治局会议,还是国务院会议,一直在提两个前所未有。一个是疫情冲击前所未有,另一个是经济社会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两个前所未有给经济设置增长目标增大难度。淡化GDP增速反映了政府层对经济偏于谨慎的态度,或意味后期经济反弹很难出现V型反转,大概率经济缓慢爬升。

    今年的具体任务在“六保”和“六稳”,守住“六保”底线,就能稳住经济基本盘,政策的着力点保就业是第一位。要优先稳就业保民生,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6%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5%左右。

    货币政策方面,要更加灵活适度,综合运用降准降息、再贷款手段,引导今年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年高于去年。货币政策加杠杆、增信贷力度超预期,本次报告未提及2019年的“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今年M2增速大概率在10%以上,新增社融不低于26亿元。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务必推动企业便利获得贷款,推动利率持续下行。

    财政政策方面,并没有进行财政赤字货币化,低于市场预期。今年赤字率拟按3.6%以上安排,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75万亿,中央预算内投资6000亿元。

    房地产“因城施策”,基调较417政治局会议有所放松。虽然本次报告中也提及房住不炒,但增加了因城施策,较417政治局会议对房地产的表述明显松动。

    地方政府专项债重点支持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两新一重”建设,主要是: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建设充电桩,推广新能源汽车,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大力提升县城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以适应农民日益增加的到县城就业安家需求。加强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增加国家铁路建设资本金1000亿元。

2、货币政策从宽货币向宽信用转变

    从2月开始,货币政策经历了流动性维护、防疫专项再贷款、复工支持再贷款以及创新直达工具这几个阶段。维护市场流动性使用的货币政策包括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向市场投放大额流动性,这主要集中在2月和3月。防疫和复工复产再贷款方面,在2月1日投放了3000亿元再贷款,在2月25日、4月28日分别投放了5000亿元和1万亿元再贷款再贴现。同时调降公开市场操作利率,MLF利率和LPR利率,定向降准和调降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降低实体企业融资成本。

    现阶段,针对资金直达实体,避免资金在金融系统空转问题,央行创设了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和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两项直达工具。就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来说,在2020年6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到期的普惠小微贷款,地方法人银行可以将其本金和应付利息的兑付最长延至 2021年3月31日,享受延期的小微企业承诺岗位稳定。央行通过SPV提供再贷款400亿元;SPV和商业银行做利率互换,商业银行给SPV浮动利率(原则上是存款准备金利率1.62%),SPV交换给商业银行的利率是2.62%,二者之间的利差是1%,由此完成SPV向银行的补贴。从上限400亿元规模和1%的贴息可以估算,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可以覆盖4万亿元延期规模。

    就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来说,央行从今年6月起按季度购买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银行在今年3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新发放的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的40%,贷款期限要求不少于六个月。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为最新央行评级1级至5级的城商行、农商行、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农村信用社、民营银行。央行向SPV提供4000亿元再贷款,SPV拿到再贷款资金后,和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签订信用贷款支持计划合同,购买其发放给小微信用贷款的40%,期限是一年,且到期不能延期,期满银行要回购这部分贷款,按原金额向SPV返还资金。

    上述两项直达工具的推出,表明政策从宽货币向宽信用的转变,货币政策最为宽松的时期可能过去,但是,从今年两会对货币政策的基调和总理李克强5月28日答记者问中可以看出,货币政策预期总的基调还是宽松,但实际操作过程中,会更加注重向实体传导,防止资金空转。另外,需要注意的是,6月18日陆家嘴论坛中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和央行行长易纲都提出了适时退出政策工具。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表示,不会搞大水漫灌,更不会搞赤字货币化和负利率。同时呼吁,在宏观经济政策领域,国际社会要加强沟通协调;出台新的财政金融刺激措施应当三思而后行;同时要考虑大规模刺激政策将来如何退出。央行行长易纲表示,要加大不良贷款核销支持力度,同时对于疫情应对期间的金融支持政策,要注意其阶段性特征,提前考虑政策工具退出。“疫情应对期间的金融政策具有阶段性,要注意政策设计激励相容,防范道德风险,关注政策后遗症,总量要适度,要提前考虑政策工具的退出。”

3、财政减收增支明显,注重资金直达实体

    今年以来,财政收入下降幅度总体大于财政支出下降幅度。1~5月,公共财政收入累计同比下降13.6%,较1~4月累计同比降幅缩窄0.9个百分点;1~5月,公共财政支出累计同比下降2.9%,1~4月累计同比下降2.7%,累计同比降幅扩大0.2个百分点。一方面,财政收支面临巨大缺口,另一方面,减税降费的大头在社保减免,预计将为市场主体减负1.6万多亿元,但并未体现在一般公共预算中,而是体现在社保基金预算中,社保基金可能首次出现收不抵支。

    6月9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新增财政资金直接惠企利民的特殊转移支付机制,将新增财政资金通过增加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安排政府性基金转移支付等方式,第一时间全部下达市县。按照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说法,新增财政资金直达基层,很大一部分是通过地方“先下手”,直接减税降费,再用中央特殊转移支付这笔钱来弥补地方财政减税降费“缺口”。特殊转移支付资金包括6050亿元特殊转移支付资金、新增的1万亿元赤字和1万亿元特别国债,既有类似往年正常转移支付的增量资金,也有特殊转移支付资金,还有政府性基金的转移支付,以及新增的地方一般债券资金。特殊转移支付机制要求资金第一时间下达,时限要缩短至15天以内。其中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的3000亿元从政府性基金预算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用于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其余7000亿元在政府性基金预算中转移支付给地方。前者本金也由中央财政偿还,后者的本金则由地方财政偿还。由地方政府还本、列入政府性基金转移支付的7000亿元,主要用于扩大政府投资和抗疫支出。




四、创业板改革,引领市场

     创业板注册制配套文件在向市场公开征求意见后,6月12日深夜正式对外发布,深交所也同步发布了相关配套规则。6月15日起,深交所开始受理创业板在审企业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再融资、并购重组申请。这是继2019年6月13日科创版推出注册制以来,注册制在创业板的落地。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相关规章自2020年4月27日至5月27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修改完善后的《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共七章、七十五条,《创业板再融资办法》共七章、九十三条,为做好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具体实施工作,证监会配套制定、修订了《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证券发行与承销特别规定》《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8号——创业板公司招股说明书》等六部规范性文件,与《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创业板再融资办法》一并发布。深交所制定、修订了业务规则,主要涉及上市条件、审核标准、股份减持制度、持续督导等方面。证券业协会制定了有关创业板发行承销的自律规则。中国结算制定、修订了登记结算、转融通等方面的业务规则。

    创业板改革有利于市场化决定机制充分发挥,核准制向注册制改革,能够让更多的企业获得上市融资的机会,同时退市制度的完善,有利于让真正有价值的公司留在市场,没有价值的公司清除出市场,长期来看,有利于市场的优胜劣汰。创业板改革更有利于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实体企业。2019年6月开版的科创板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主要服务于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企业,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以及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引领中高端消费,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创业板是顺应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导向,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适应发展更多依靠创新、创造、创意的大趋势,主要服务符合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的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并支持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深度融合;总体而言,是鼓励支持创新、创造、创意(“三创”)及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四新”)企业登陆创业板。


五、估值水平处于低位

    沪深两市及创业板估值水平处于5年均值以下。沪深两市5年平均市盈率为18.53,中位数18.90,深圳市场5年平均市盈率30.64,中位数28.84,深圳主板5年平均市盈率20.09,中位数18.95,中小板5年平均市盈率36.17,中位数36.31,创业板5年平均市盈率52.79,中位数47.08,以市盈率作为估值指标来看,相关指数估值水平低于5年均值,其中中小板低于5年平均水平较多。沪深300指数和中证500指数5年平均市盈率分别为14.89、30.46,中位数为14.73、33.26,目前沪深300指数和中证500指数市盈率14.55和23.37,均较5年平均估值水平低,其中中证500指数离5年平均估值水平还有较大距离。就17大行业估值水平来看,农林牧渔、采掘、电力煤气与水生产供应、住宿餐饮、批发零售、房地产、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文华体育娱乐以及综合类9大行业市盈率水平低于5年平均水平,其它8大行业估值水平高于5年均值,其中住宿餐饮、综合类、农林牧渔三大行业低于5年平均估值水平分列第一、第二和第三,社会服务业高出5年平均估值水平最大。


六、市场指标部分表现强势

1、资金呈现流入态势

    从3月底以来,北上资金一改前期的净流出态势而转为净流入。从3月23日到6月23日,3个月时间北上资金净流入1457亿元,58个交易日中有45个交易日净流入,净流入日占比78%,有4个交易日单日流入超100亿元。北上资金维持净流入,一方面由于市场行情的反弹上涨带来的赚钱效应增加,另一方面,在A股纳入国际指数过程中,对A股配置的被动资金需求增多。6月22日开盘前,富时罗素将把A股纳入因子从此前的17.5%提升至25.0%,共涉及1051只个股,这标志着富时罗素第一阶段A股纳入工作全部完成。就在前一交易日6月19日,北上资金当天大幅净流入182亿元且当天尾盘呈现加速流入态势,当天北上资金创下单日净流入历史次高。

    另外,成交额从4月以来也呈现逐步回升,特别是在5月底之后回升明显,5月25日创下阶段新低4900亿元后,两市成交额持续拉升,从4900亿元到达8285亿元的高位。但是总体来说,两市成交额相比年初的反弹高点13697亿元还相差甚远。

自5月以来,两融余额上升明显,从1.089万亿元上升到目前的1.1469万亿元,创年内新高。融资余额上升的速度快于融券余额上升的速度,目前融资余额达到1.1160万亿元,创出年内新高。



2、期权持仓PCR指标走强

    期权持仓PCR指标对于后市指向有一定的参考意义,该指标定义为认沽期权持仓量/认购期权持仓量,当该指标大于1时代表市场强势,下方支撑强,反之,当该指标小于1时代表市场弱势,上方压力大。目前,境内已经上市的股指相关期权总共4只产品,分别是上证50ETF期权、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期权、嘉实沪深300ETF期权和中金所沪深300股指期权。从4大期权目前的持仓PCR看出,从3月底以来,4只期权产品的持仓PCR都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且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期权、嘉实沪深300ETF期权持仓PCR在4月20日左右突破1值,5月25日至今连续处于1值区域;上证50ETF期权6月1日突破1值,后连续处于1值之上;沪深300股指期权6月1日突破1值,后连续处于1值之上。



3、价差处于较深度贴水结构

      今年以来,股指期货仍然没有改变常态贴水的价差结构。从2月3日以来,沪深300股指期货基差相对于现指沪深300指数升贴水幅度波动范围为-0.28%~2.63%,均值0.55%,中位数0.5%;近远月价差相对于近月合约升贴水幅度波动范围为-0.11%~1.69%,均值0.66%,中位数0.61%;当下季价差相对于当季合约升贴水幅度波动范围为0.37%~1.8%,均值0.98%,中位数0.86%。从2月3日以来,上证50股指期货基差相对于现指上证50指数升贴水幅度波动范围为-0.28%~2.88%,均值0.55%,中位数0.49%;近远月价差相对于近月合约升贴水幅度波动范围为-0.08%~1.67%,均值0.81%,中位数0.69%;当下季价差相对于当季合约升贴水幅度波动范围为0.31%~2.35%,均值0.96%,中位数0.81%。从2月3日以来,中证500股指期货基差相对于现指中证500指数升贴水幅度波动范围为-0.44%~2.15%,均值0.84%,中位数0.84%;近远月价差相对于近月合约升贴水幅度波动范围为0.13%~2.2%,均值1.1%,中位数1.16%;当下季价差相对于当季合约升贴水幅度波动范围为1.14%~3.59%,均值2.36%,中位数2.44%。无论沪深300股指期货、上证50股指期货还是中证500股指期货,其基差、近远月价差、当下季价差相对于现指、近月合约和当季合约的贴水幅度都处于近1年来的较高位水平。

4、比价强弱转换

     从上市以来,三大股指期货走势维持IH最强、IF居中、IC最弱的格局,并且,三大股指期货之间,IH和IF比价较为稳定,波动性相对较小,IH/IC以及IF/IC比价存在明显的上升和下降趋势,比价波动相对较大,这源于标的指数编制的差异,同时也反映大盘蓝筹与中小盘之间的强弱差异。从去年年底开始,情况似乎有些改变,IH明显不如IF强,IF明显不如IC强。从2月底以来,三大指数强弱走势变得纠结,比价处于横盘整理,没有明显趋势,波动幅度趋于收窄,且从近期走势来看,比价有向下突破的迹象。




七、风险事件对市场构成常态扰动

1、全球存在疫情二次爆发的风险,国内疫情防控形式依然严峻

     全球疫情明显呈现出二次反弹迹象,随着全球范围管制措施的放松,部分国家新增病例有明显上升。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实时数据,全球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超918万例,达9183225例,累计死亡474513例。其中,美国累计确诊2338275例,累计死亡121119例。美国因种族冲突而引发的示威游行加剧了疫情二次爆发的风险,此外,巴西、印度、俄罗斯、伊朗、南非等国疫情未见明显控制,其新增病例人数依然呈现上升态势。自6月11日,北京新发地确认新增病例以来,6月11—15日仅仅5天,北京确诊106例新冠肺炎病例,均与新发地市场有关联。16日晚,北京应急响应级别调整为二级。在二级响应下,北京中高风险地区相关人员严禁离京,非必要不出京,北京中小学一律停止到校上课,北京市高校学生停止返校。除北京外,河北、四川等地均出现本土新增确诊病例。


2、全球政治不稳定、地缘冲突加剧经济复苏的风险

    美国因种族冲突暴乱仍在持续,除美国外,欧美其他国家也纷纷出现反对种族歧视和警察暴力执法游行示威活动。目前已蔓延加拿大、英国、法国、新西兰、日本、荷兰、韩国等。游行示威加大了疫情控制的难度。近期,因不满“脱北者”团体从韩国向朝鲜方向散布反朝传单,朝鲜官方及媒体接连发声表达强烈不满,并决定关闭设在开城工业园区的朝韩联络办公室并于16日14时49分,朝鲜对位于开城工业园区的韩朝联络办公室实施了爆破。近期中印双方在边境发生冲突。15日中印边防军在加勒万河谷发生冲突,印度有3名士兵死亡,中方也有伤亡但具体人数未知。


3、中美贸易摩擦风险仍存

    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执行情况令人担忧。尽管美中贸易额有所增长,但迄今为止,中国可能还没法满足中美贸易协议的采购要求。该协议要求,中国在两年内将对美国商品和服务的进口额在2017年基础上增加2,000亿美元。考虑到相关部门已开始统计的今年前四个月的数据,中国需要购买约580亿美元的美国商品,才有望实现今年的目标。但据测算,到目前为止,中国只购买了260亿美元的美国商品,还不到实现2020年采购目标所需相应规模的一半。不过,近几个月来,中国对玉米、小麦和大豆等农作物的采购量增加,超过了贸易战之前的水平。中国已经成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的买家,例如在截至6月4日的五周中,中国的采购量占美国大豆总销售的三分之二左右。当地时间6月16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应约同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在夏威夷举行对话。双方就中美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国际与地区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双方充分阐明了各自的立场,认为这是一次建设性的对话。双方同意采取行动,认真落实两国元首达成的共识。双方同意将继续保持接触和沟通。此次会见被认为是中美双方为缓和近期关系的紧张所做的努力。近几个月来,民主党总统推定提名人、前副总统拜登对华采取了强硬立场,这让人觉得美国未来尤其是在大选前可能会在加强对华施压的必要性上达成广泛共识。

【免责申明】本报告所载信息我们认为是由可靠来源取得或编制,徽商期货并不保证报告所载信息或数据的准确性、有效性或完整性。本报告观点不应视为对任何期货商品交易的直接依据。未经徽商期货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将本报告内容全部或部分发布、复制











0条评论

最新评论
购买须知

价格:
0.00
备注: